FAQ列表

关于古筝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   汉.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   从应邵的《风俗通》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   以上两条资料颇值得我们注意,应邵乃东汉末年(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人,他所记的“五弦、筑身”,乃是按照《礼乐记》的记载,并非亲眼目睹,而他所见的“并、凉二州,筝形如瑟”,却未提及其他地区筝形是否有异。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纪人,他在《通典》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筝完全如瑟的形制,这形制也符合正统礼器的标准。当然,杜佑同时也提出了对“蒙恬造筝”这一传说的疑问。 
   筝究竟是否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认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筝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据年代来看,蒙恬造筝并不具备这种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骜,死与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时蒙恬不过是20多岁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筝的才华,制成后却要它在短短数年内就流行秦国,并成为当时秦的宫廷乐器,看来不具有这种可能。更有人说,筝乃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就更不具备可能性。因为蒙恬修长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之事,这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说蒙恬所造为“笔”,古繁体“笔”与“筝”近似,因为记载失误,于是以讹传讹有此说。 
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   假如真的瑟、筑、筝的样式雷同,那么我们只能认定筝与瑟的差别除了音色有别而外,外在的差别主要在于弦数,即:瑟有二十五与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筝仅为十二弦与十三弦,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十二陷与十三弦,那么筑与筝之间的区别又在何处呢?《通雅》在筝下注明“踏步筝用骨爪,是、长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筑时引《释名》的说法:“筑,以竹鼓之也”。如此看来,其实、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而已。当然,《通雅》还在筑下注明:“似筝,细项”,这“细项”便成了筑与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原来初试的筑,是要以左手握住颈部而用右手击奏的,故而“细项”,唐代已长四尺余,显然无法握持,这细项看来乃是保存了旧有体制而已。《通雅》在筝这一条目下还注上了“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的说明。这一注释在于说明CHOU(手部 诌去言)与轧筝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称的差异仅仅是一为弹奏、一为拉奏而已。 
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 
   从以上讨论可知,无论是筝似筑还是筑似筝,筝的初试形态至今并未弄清楚。因此,筝的起源至尽依然还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关于筝的起源的探求,显然是无法从文献中寻求根据的,看来必须求助于考古的新发现。 

古筝的使用与保养

       古筝的使用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相对温度在 50-70% 之间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筝的振动和发音都比较有利。 低于 50% 的湿度会引发筝体表面及筝的底版开裂,大于 70% 的湿度则易使面板吸潮,导致声音发闷,余饮减短,音色发暗。   建议大家在书房配备湿度计,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声音上来看,古筝存放环境除了对湿度有要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空气混响时间。空气混响时间过长,会美化古筝的音色,而过短则易使古筝声音发 “ 干 ” 。一般的空间混响时间应在 1.2 秒 -1.7 秒之间。   
       总之一句话,琴靠人养。经常使用并合理保养,使古筝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会有利于古筝各结构之间的进一步调合。  古筝面板上有结巴就一定不是好琴吗?  否!天然的木材,有各种的疤痕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区分好节疤的性质,节疤分死节疤和活节疤。  死节疤的特征:边际和周围组织脱离,或部分脱离,那么一般情况只考虑做底版,如果这块面板质地非常优良,且修补技术无痕迹可见,那么用于面板也无可非议。  活节疤的特征:虽然其 “ 节 ” 的轮廓明显,但和周围组织却紧密相连,中心与周边质地差异不是很大,只要 “ 活节疤 ” 直径不超过 20*10CM ,就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合理的使用也不影响古筝的音色。 越是质量高的泡桐音板、越是松透的材质,越容易产生 “ 节疤 ” ,条状的外形酷似 “ 节疤 ” 的物质,实际上是一种囊状的俗称 “ 石灰性 ” 的变异组织,,和常规的节疤有本质的区别,这种疤痕不影响音板的传导和振动性能。   
       初学古筝,校音用什么方法解决?   
      一般新学员都没有音准概念,在短时间一时无法自己校音,建议使用如下方法:  
      1 、购买校音器,一弦一音对照进行。  
      2 、将 21 根弦的标准音高用录音机录下,后放音对照校音。 
      3 、请老师帮助校音。  
      4 、电话联系会校音的人士,让他在电话里边听边帮助你校音。  
      哪些部位容易导致古筝音色不纯?  
      1 、筝码搁弦槽 .  
      2 、琴码和面板接触点 .  
      3 、琴弦本身 .  
     4 、岳山搁弦点 .  
      5 、校音翻盖。  
      6 、校音翻盖卡口 .  
      7 、校音翻盖铰链 .  
      8 、胶合部件 .  
      9 、筝体、筝架结合处。  
      现存最早的古筝实物是在哪里发现的?  
      1979 年,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 166 厘米、宽 17.5 厘米,尾宽 15.5 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另一件筝尾残缺,残长 174 厘米,筝首弦孔为置木枘(弦轸)用,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见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法于后世古筝相似,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实物。

古筝的结构

      筝是一种长方形的多弦多柱乐器,其组成部分有:面板 底板 筝头 筝边 筝尾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

  「筝头」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筝尾」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

二、岳山 码子 琴钉 音孔 筝弦
  「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筝弦。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也音乐的效果。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琴钉」也称肖子。它用于上弦,调整弦的松紧,控制音的高低。筝的琴钉也有用钢琴肖钉代替的,或用硬质木料制成弦轴上弦的。

  「出音孔」筝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在筝头侧面有一个,底板上有两个(一个在底板的中部,一个在底板接近筝尾处)。出音也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关系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筝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筝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将铜丝弦、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由于用途、风格和习惯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钢丝弦为主,适当配置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的;也有以尼龙缠弦为主,适当配置钢丝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龙缠弦或丝弦的。钢丝弦音色明亮,缠弦音色浑厚。   

  说明:在制弦专业上,把钢丝弦称为裸弦(裸弦是与缠弦相对而言的),把有外包缠皮的弦称为缠弦。缠弦的弦蕊,一般采用钢丝弦做蕊

乐理乐论

       为了使初学音乐的朋友们,对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问,现将部分基本乐理知识介绍如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音波,并通过空气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听觉器官将信息再传给大脑,给人以声音的感觉。
♪音的性质——音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叫做音的性质。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
♪基音——以琴弦为例,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基音。
♪泛音——由弦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泛音。
♪复合音——由基音和泛音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声音,叫做复合音。它的产生是根据物体振动时,不仅整体在振动,它的部分同时也在振动,因此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声音都不只是一个声音,而是有许多声音组合而成的,于是便产生了复合音。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叫做分音。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一分音,也叫做基音。由弦的二分之一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二分音。其余依次类推。
♪纯音——相对而言,只有一种频率的声音,叫做纯音。如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纯音。
♪音域——即音的高低范围。通常指人声或乐器在整个音乐体系中所能达到的范围。
♪音区——音区是音域的一部分,分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相邻的两个同名音都构成纯八度)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这样的音律就叫做十二平均律。
♪小节线——乐谱中使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它的作用是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
♪节拍——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
♪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一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如两拍的节拍,单位拍用四分音符来表示,就叫四二拍子;用八分音符来表示,就叫做八二拍子。
♪ 力度——音乐的力度即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音乐中的力度和音乐中的其他要素一样,与音乐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力度记号可分为三种:字母力度记号如:p(弱)、f(强)、mf(中强)、mp(中弱)、ff(很强)、pp(很弱)等;文字力度记号如:crescendo略写cresc(渐强)、 diminuendo略写dim(渐弱);图形力度记号如:<(渐强)、>(渐弱)等。
♪音程——在音乐体系中两者之间的高低关系叫做音程.音程可以用一些数字来表示,在自然音阶中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叫做音程的级数。一般用“度”来表示音程的级数,包含有几个音级,就叫作几度。
音程有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基本形式。
一度、四度、五度以及八度都是完全音程。在它们上面只允许有纯、增、减、倍增、倍减的区分,而没有大、小的关系。
在自然音列中(一个八度内)只有:二度、三度、六度、七度存在大小音程。
♪和弦——在音乐中按照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三和弦——三个音的结合,即以某一音为根音,与其上方的三度音及五度音的结合,称为三和弦。
大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大三度和一个纯五度;
小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小三度和一个纯五度;
减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减五度;
增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大三度和一个增五度。
前面的两个属于协和和弦,后面的两个属于不协和和弦。
♪七和弦——四个音的结合,即某一三和弦,与其根音上方的七度音的结合,称为七和弦。
大小七和弦:由大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
小小七和弦:由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
减减七和弦:由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减七度音构成。
减小七和弦:由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其中,大小七和弦在大调及小调的第五级音(属音)上构成时,又称为属七和弦;减小七和弦,一般称为半减七和弦。还有更多的三和弦+七度音结构的七和弦没有列出。

♪ 和弦的级数——一组和弦连续地进行演奏这就构成了和弦的序进(和声进行)。如何有效辨别出该进行中的各级和弦是拥有良好的和声感觉的前提,这主要靠感受者首先能够正确把握决定该和声调性的主音是什么,从而以此判断出每个和弦所处于的和声功能位置。和声功能可以简单地用一些罗马数字来标识,例如Ⅰ、Ⅱ、Ⅲ、 Ⅳ……等等,它们表示了音阶中各个组成音(及其功能和弦)的音级数。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等),联结成一个体系,并且以某一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音阶——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照音的高低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阶.

古筝的流派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河南筝:由秦筝传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山东筝:多和山东琴书、民间音乐有直接联系。曲子多为宫调式,以八大板编组而成。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潮州筝: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音乐结构特殊,旋法别具一格。它以其右手的流畅华丽、左手按滑音的独有加花奏法,变化细腻、微妙而独具一格。主要曲调有《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其中《重六》调乐曲比较委婉;《轻六》调乐曲清新明快;《活五》调乐曲缠绵悲切,律调很有特点。  
      客家筝: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它是在晋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中原一带人民多次南迁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广东东部地区包括梅县、惠阳、韶关地区部分县,以及江西、福建、台湾部分地区和国外华侨居住的地方。广东汉乐的古筝演奏有久远的历史,它是以《汉皋旧谱》(即汉调音乐)为主要依据,受当地风格及方言影响而形了文静含蓄的风格。  
      江浙筝:即武林筝,流行在杭州一带。与江南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乐曲以移植琵琶曲为多。  
      内蒙筝:只有10弦,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

弹古筝运指技巧

     在古筝演奏中,手指是主要运动部位。如何控制手指呢?
     控制手指运动的肌肉在弹弦的瞬间,屈肌要迅速收缩,伸肌要迅速放松。完成弹奏动作后,屈肌和伸肌同时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紧张度(恒常性紧张),以备下一个演奏动作的进行。手部肌肉在整个演奏中,一直处于这种 张与弛的无限反复状态。  
     弹弦时,应掌握以掌指关节带动手指关节运动为主的运指方法。指尖动作要灵活主动。各指的弹弦点应基本保持在与前梁相平行的一条线上。手型始终成漫圆型。各指指关节和掌指关节不要塌陷,否则手臂力量不能直接下达指尖,没有进行弹奏的各指要自然下垂,不要翘起来,有人不自觉地把小指翅起,这是小指肌肉紧张所致,既不美观,又影响其他各指的放松和用力。弹奏时要训练指尖弹奏瞬间的爆发力,爆发力大,出音才能坚实响亮。在弹奏抒情慢速乐曲时,虽然手指动作相对减慢,也要注意手指触弦瞬间的爆发力。后者与前者对比,只是爆发力大小不同而已。即使用扶弦演奏方法也不能用指尖轻飘飘地去抹弦,否则会使声音轻弱无力,不能给人以清心透明之感。  
     弹古筝运指技巧的关键,在于手指动作的准确与速度。筝的发音是靠手指弹弦而发出,手指的弹弦动作极度准确要靠日积月累、艰苦的训练。如果能把乐曲中最困难的技巧用正确演奏方法反复训练几十次乃至几百次,使有关肌肉得到充分训练,那么,将必然精通这一技巧,达到极度准确的程度。

二胡的选购及保养

木料: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檀木最上。次之为乌杨或新木,其他杂木制作的二胡只可作为初学练习之用。
皮膜:
   
二胡筒上的皮膜均为蟒皮,,以色泽鲜艳分明,鳞纹均匀,光滑带有油性、薄厚适中为上品。蟒皮的薄厚和蒙得松紧对二胡的音色影响很大,过厚则振动迟钝,过薄则声音单薄易出噪音;蒙得过紧则声音尖硬,蒙得偏松则声音迟钝易塌陷,一般来讲用新蟒皮蒙琴筒偏紧一点为好,开始用时在皮面上抹一点植物油,拉完琴后琴马压在皮上不要松弦,经过两三个月的每天拉奏,琴皮的张力就可达到松紧适中,这时,需备一截与琴筒横面一般长的铅笔在用完琴后架在弦下面以减轻琴马对皮膜的压力,保持皮膜的最佳张力状态。还有,如在南方购琴到北方使用,要选择皮面张力偏松的;在北方购琴到南方使用,要选择皮面张力偏紧的,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潮湿,皮膜受气候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琴杆:
   
琴杆是二胡的支撑体,要随琴弦重大拉力,木质一定要好,要用完整的木料镟成,中间不可有疖,更不能拼接,否则,容易变形断裂。琴杆过去都是圆形,随着钢丝弦的普遍使用,琴弦拉力增大,现在普遍改为能抗弯的扁圆形,横截面好像鹌鹑蛋的形状,琴杆标准长度一般为830毫米,过长琴杆易弯,过短则弦的张力不够,影响音色。
琴轴:
   
琴轴有全木轴,涡轮式机械轴,和螺杆式机械轴三种,一般业余学琴多用机械轴,它的优点是调弦方便,不易跑弦,但在选购时要检查制作是否精密,使用中要适当点一点儿缝纫机油,避免受潮锈蚀溢扣跑弦等问题。
弓子:
    
二胡弓子是由弓杆与弓毛组成的,弓杆是用竹子烤制而成,弓毛为一绺马尾,从弓尖弧形小弯中通向弓根系在鱼尾处,弓鱼一般由有机玻璃或兽骨制成,固定在弓尾螺丝上用于调节马尾松紧,整个弓杆呈浅马鞍型。弓子是二胡演奏发音的关键工具,它的质量对于演奏的影响极大,弓杆的粗细、轻重、长短虽各有所好,但都不可过分,过轻过细则绵软无力;过粗过重则笨拙、音噪;过长则不好控制;过短则影响长音演奏,因此,一般以850毫米左右为宜,用料有老红竹、江苇竹和凤眼竹,以节少、粗细均匀为上品,弓尖和弓根的弯度要适中,弯度过大则难以控制;弯度过小则影响握弓手指的灵活。弓毛以白马尾为上品。选择琴弓除了要注意前面讲的问题外,还要看马尾梳得是否整齐,与鱼尾连接外捆扎得是否牢固,不少新购的琴弓用不多久就因马尾 松脱无法使用,就是在选购琴弓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另外,在使用时要随着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马尾的松紧,用完后要将鱼尾螺丝拧松以保持弓杆的良好状态。马尾一沾油脂就擦不上松香,切不可用手摸马尾,以保持弓毛的洁净。松香须用特制的胡琴松香或小提琴松香擦在弓毛上,不可将松香烫在琴筒上,这样做易出噪音,拉起琴来松香沫飞溅沾在弦上和琴杆上影响换把和高音区的演奏。新的弓子不易擦上松香,可用一些碎松香碾压在弓毛上,松香要勤擦,每次不要擦得太多,一般以拉琴二至三个小时后擦一次为宜。
琴托:
   
琴托是垫在琴筒下面的木托,由较重的硬木制作,二胡有了琴托以后,使琴身在腿上更为稳定,大大方便了下把位技巧的发挥并增加了音量。

二胡发展简史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称二胡为胡琴或南胡。在沈括《梦溪笔谈》称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是最早关于胡琴的文字记载,根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宋代音乐理论书籍《乐书》有关于奚琴的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善其制,以竹扎 之,至今民间用焉。关于胡琴的记载在《元史·礼乐志》有这样一段文字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有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图》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颈龙首,二弦,用马尾拉奏,并置有千斤。 
        
唐宋时期凡来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拨弦乐器均称琴,再向前推春秋时期,许多乐器无具体名称,统称琴。那么琴为什么加一字,据传说,黄河以南的民族称北方民族为胡人,这个拉弦乐是北方传来的,认为是胡人制造,所以称胡琴,为什么又称为二胡呢?因为是用二根弦拉奏,所以又称二胡。
       
二胡在明清时代的民间就广为流传。近百年来,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如瞎子阿炳等)不断在演奏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包制作),已今非昔比,大大向关迈了一步。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大胆地对二胡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天华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是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 
      
现在的二胡制作大都不采用卷龙首,而是半月牙弯形状,共鸣箱有六角、八角等多种形式,琴筒蒙以蟒皮,筒上装琴杆,杆顶设二木轸,木轸至琴底张弦,以竹张弓,马尾纳二弦间,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使马尾与琴弦磨擦而发音,定弦为五度。有时为了表现地方特色也有用四度定弦的。从五十年代后,许多人对二胡进行改良,如丝弦改为钢弦,采用机械转轴,不有双千斤,将二弦改为三弦称为三胡(未被广泛采用)。用四根弦称四胡,原东北音专杨雨森教授改良大革胡(把弓子解放出来),在民族乐团内已采用,在民乐合奏中作为低音乐器伴奏,还有人专门为演奏二泉而制作的中音二胡(比二胡低五度),制作考究,音色浑厚,很受二胡界欢迎。
        
现在许多中等高等艺术院校均设有二胡专业,培养专门演奏人才,许多作曲家不专门为二胡写了独奏曲,在各类音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保留曲目,如赛马江河水山村变了样新婚别草原新牧民<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